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真人平台集团官网|苏州人消夏开启流汗新模式 健身步道人满为患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2:58    次浏览

中国江苏网7月20日讯和许多曾经面临失传命运的传统工艺相似,夏夜纳凉的记忆也曾有一段时间差点在城市人的生活舞台上黯然退场,炎热酷暑把大家逼进了空调房里、电视机和手机前,曾有人感慨:再也体会不到那种“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美好意境。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晚上开始走出家中空调间、冷气十足的大超市或者空气微凉的电影院,变着法儿让自己挤出时间出点汗——路边的篮球场火爆到需要早早去“占位”;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太受欢迎,社区听从民意开始在小区里建“微型步道”;带着孩子夜访大自然,既能出汗又感受了自然夜晚的魅力。从“怕出汗”到“要出汗”,一种新的夏夜休闲模式正在苏州悄然流行着。越热越嗨成时尚:夏夜室外球场要靠“抢”家住相城区香城花园的王阿姨万万没想到,家门口的室外球场到了夏天竟然这么火爆:“停在路边的车都排了整条马路呦,都是来打球的。现在年轻人真厉害,那么热的天气还抢着来打球。”周一一大早,读者王阿姨向记者讲述了身边这件“怪”事。周一晚上8:00左右,记者来到王阿姨说的这个球场时,果然像她所说,私家车在马路边停了将近百米长,两个篮球场上挤满了人,除了场上打球的,场外空地上还有很多年轻爸爸见缝插针地在带着孩子踢球。“夏天孩子都放暑假,白天大多数闷在家里吹空调;趁着下班后的这几个小时,要把小孩拖出来出出汗,对身体好。”市民史先生是这群出汗族中的一员,儿子刚上二年级,已经连续好几天被爸爸拖出来打球。“一开始不情愿,觉得太热了。现在慢慢习惯了,觉得出点汗蛮舒服的。”小朋友对记者说。记者又在苏州市内多个小区、市民健身场所“夜访”,结果大同小异:篮球场、足球场、小区健身器材,甚至公园步道里,到处是忙着出汗的人们,除了常年定期散步的老人外,增加了很多年轻面孔,大家的理由也基本类似:白天空调吹腻了,晚上要出出汗。想要“出汗”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找个“出汗”的场所还要靠“抢”!为此,各种便民服务健身项目都在不断完善。姑苏区葑门街道觅渡社区“家门口的健身步道”项目已经开始动工。“现在人们都比较有健康意识,社区在5月份时开展了居民需求征集工作,在摸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53位居民提出了类似的意见,约占全部有效需求的30%。”社区书记陶文娟告诉记者。社区在里河新村5-8村68幢居民楼的最外围,建了一条全长约1.3公里的环形步道,除了每隔50米在路面上嵌入方向标识、在绿化带拐角处安装健康知识宣传牌,在围墙上利用彩绘作步行安全温馨提醒,社区还将邀请园艺爱好者在步道的两侧种植花木,发动志愿者对步道进行长期的卫生维护,记者了解到,这个微型健身步道下个月将完工。 夜赏、热波电跑、公益跑……夏夜“出汗”模式不断涌现“升级版”夏季的夜晚,越来越多的市民从空调房间里走出来,主动要求“出汗”,花样玩法也越发丰富多彩。最近,一种名为“秘密小花园”的夜赏活动在苏州的不少家长群中悄然流传开了。每天晚上7:30到8:30,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志愿者老师会带着三组家庭前往市区的街心公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不仅在大自然中行走,更多的是学习自然知识,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沿途观察自然景观。“这种活动可是打球出汗的升级版了,不仅是出出汗、健身的目的,更多的是给城市中的人们一个机会,静下心来细细欣赏我们身边的微观世界。”志愿者老师“小黑嘴”告诉记者,这一活动模式推出仅有两周不到的时间,但已经有许多家长慕名来报名,每周三次的九个名额总是刚一放出来就被抢光了。弯下腰,一只小蜘蛛正在辛勤地织网,劳作的小身影引起家长孩子齐齐喝彩;蹲下身,草丛里有一只蝉蜕,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下近距离参与着蝉的一生;抬起头,树干上停着一只天牛,以前避之不及,现在却停住脚步勇敢地观察;走进树林深处,萤火虫的身影让大家一片惊叹,因为这已经是城市里不多见的景致了,此时老师会给大家讲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一年四季的夜晚中,其实夏夜的大自然是最丰富多彩的,这段时间能够看到更多的昆虫和爬行动物。大家晚上来出汗时,也别忽视了它们。”“小黑嘴”提醒道。跑步也是市民锻炼的常见方式,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很多人把夜跑的场所从健身房移到了室外。为了让跑步变得更好玩,各类层出不穷的夜跑方式也在苏州年轻人中陆续走红:公益跑、捐步走、彩虹跑、荧光跑……“变身”后的夜跑变得更加好玩。上周末,一场名为“热波电跑”的活动在太湖新天地举办,吸引了5000多名年轻男女的参加,跑步和音乐、涂鸦、灯光等各种有趣元素结合,让人耳目一新。“组织这类活动,旨在倡导年轻人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运动习惯,我们相信,活动越是丰富好玩,就会有越多的市民从空调房间里走出来、运动、出汗。”度假区文旅局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运动度夏符合中医原理中医:虽好也需要量力而行从空调房里转移到户外大自然中,从“怕出汗”转为“要出汗”,苏州人夏夜纳凉模式的转变不仅仅是为了亲近大自然、找回传统生活意向的感觉,更是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根据中医理论,运动度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家住吴中区嘉宝花园三期的陈莹是一位上班族,过去,每到高温天,她下班后回家就抱着手机吹空调。由于长时间吹空调,加上低头看手机,陈莹的颈椎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在去年夏天刚入夏没几天,陈莹突然觉得脖子越来越僵硬,刚开始她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了几天,她右手的小拇指出现麻痹现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她到医院做了一个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病因是颈椎压迫到了神经,经过将近2个月的牵引治疗才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件事给了她很大触动,今年夏天,陈莹每天晚饭后都会和老公一起去慢跑,坚持一小时左右。“自从每天出去出汗以后,今年夏天明显感觉自己精神好多了,不像往年到了夏季就有种萎靡不振的感觉,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有着40多年中医从医经验的苏州中医院刘海燕主任告诉记者,长期躲在空调房里吹空调会导致人体内血脉运行不畅,容易引发感冒,此外还会对人的颈椎、关节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各类疾病。因此刘海燕建议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人群应当适当增加运动量,让自己多出出汗,有利于自身健康。那么是不是夏季运动量越大越好呢?也不见得。刘海燕告诉记者,中国有句古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于从事专业体育项目的人来说,三伏天的确是训练的好时机,但对于平时运动量不大的人而言,夏季运动要稍微减轻一些运动量,不宜参与过分激烈的运动项目,同时要尽量避开正午等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此外,夏季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更要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以防大量流汗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血钾偏低的现象,那样会引起心脏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刘海燕提醒道,夏季运动时要留意自己的出汗量,如果大量出汗的人,平时在饮食时要注意适当多补充一些盐分,比如多喝些汤水,也可以选择喝一些运动型饮料,这比单纯地喝矿泉水要有效得多。至于老年人,刘海燕推荐他们可以在夏季做一些运动量较轻的运动,如太极拳、游泳、散步等,对健康比较有益。